2022中国空军再添新成员?歼10D与歼35A皆有可能,实力再上新台阶
  • 6


2022年已经到来,在新的一年里,中国空军将继续向世界一流空军稳步推进。今年对于空军来说意义特殊,不单单是战机产量相较去年可能有小幅增加,而且更重要的是,根据外媒的分析,中国空军家族可能再添两个新成员,分别是歼10常规战机的最终改进型号歼10D,和一款隐身舰载机歼35的陆基版本歼35A。

2022中国空军再添新成员?歼10D与歼35A皆有可能,实力再上新台阶

如果这些飞机年内问世或者首飞,对于中国空军的影响将是深远的,其整体实力将再上一个新台阶。

先说歼10的目前的情况,现在解放军装备的歼10系列分别是ABC型,其中A型号的歼10在性能上,和新的歼10C以及我军现役的其他先进三代半战机,有着明显的技术差距。因此有传言称,一部分歼10A有很大的可能,将被提供给我们的邻国朝鲜,剩下的歼10A也将在后续的日子里逐渐退役,由更先进的歼10型号代替。歼10B则生产了几十架便草草停产,目前量产的歼10战斗机是歼10C型,歼10C相比前型歼10,改装了新型的DSI进气道,优化了气动外形,隐身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。且战机的雷达换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,性能超过美制F-16V的机载雷达,火控、飞控、电子设备均是新式型号,使歼10C的综合性能,成为了世界三代半战机同类的佼佼者。

但是歼10C仍然存在一点问题,比如歼10C的速度和航程,受到DSI进气道和新型设备增重的影响,极速由歼10A的2.2马赫降到了1.8马赫,转场航程从歼10A的3200千米减少到了2950千米,歼10C的机动性能也遭受了一定的影响。歼10C的挂载也是一个问题,虽然歼10C作为中型战斗机,但是其挂载能力实际上和美国F-16、法国阵风战机还有一定的差距。

球盟会APP

外界认为,将来解放军装备新歼10D会改进这两个问题。首先可能换装大推力的矢量发动机,因为早在之前的珠海航展,歼10B就已经成功地运用了矢量发动机,进行了公开的展示和试飞,矢量发动机相比传统的发动机,对于战斗机的机动性提升是飞越的,尤其是可转向喷管,为战斗机提供的盘旋半径、机动性、低速性能加持,都不是常规发动机可以比较的。而且歼10B装备了矢量发动机,也说明在相关的领域上,我国的科研人员掌握了推力矢量技术。

毫无疑问的是,未来如果歼10D换装了大推力矢量发动机,在飞机的飞行性能上相比歼10C,可谓是跨越式地提升。

发动机的问题解决了,然后就可以解决挂载问题了,可以在歼10D的机体上增加额外的挂点或者挂架,增加歼10的挂载能力,让歼10D相比之前专注制空的歼10C,具有更强的对地对海等多用途能力。

其次就是歼35的陆基改进型号,歼35作为海军的舰载机已经成功首飞,估计最快上舰也得等到2025年左右了。不过随着中国空军对于隐形战机的需求加大,而歼20处于产量有限且造价不菲的情况下,很有可能在其舰载机的基础上,发展出一型中型的空军专用隐身陆基战斗机,也就是歼35A。歼35作为五代战机和歼20相比差距不大,并且造价比歼20要便宜的多,从舰载机向陆基战机改进几乎不需要什么大刀阔斧,经过小幅度改动即可,技术难度相对来说较小。因此,未来的空军的歼35A,可能会像美国F-22与F-35的搭配一样,形成歼20与歼35A高低搭配的格局。

不过仔细分析,以上这些外媒的预测还是过于“乐观”了点,歼10D理论上有可能在2022年问世,但是至于歼35的陆基版,大概率不会这么快问世,歼35A不像歼10系列发展足够完善,技术足够成熟。毕竟原型机去年年底刚刚首飞,有没有足够的技术论证和测试,就这么快搞定陆基版还是一个未知数,虽说虎妞也希望外媒声称的歼10D和歼35A,能早点加入空军部队、提升实力,尤其是在现今国际局势紧张,美日敌对中国明显,并且大量部署先进隐身战机的情况下,我军对于先进战机的需求肯定是不降反升的。但归根结底,国防事业的建设发展也得遵循规律,不可能拔苗助长或者一口气吃成胖子,越强大的武器装备就越得经得起研制测试历程的反复打磨,这是客观规律,更何况解放军的军备发展本身就是“稳”字当先,在高精尖的空军装备领域更是如此,所以更加强大的中国空军,还是需要更多一些的时间去拭目以待的。